-
中国近现代书画作品收藏建议
我们现在说的中国近现代书画,通常是指从辛亥革命开始,到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之前这一阶段的书画作品。 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中国画坛可谓风云际会、群星璀璨,产生了多位划时代的艺术巨匠,如人们比较熟悉的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吴昌硕,再到后来的李可染、李苦禅、王雪涛等。他们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汇聚在一起,足以与历史上任何巅峰时期比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必将成为中国美术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 0
- 0
- 0
-
信札之美,在其书法,在其笺纸,在其文字
书信,又称书、启、笺、移、牍、简、札、帖等,其行文不受篇幅、形式所限,授受双方可 就关系之远近亲疏,或繁或简的表达心意情趣。 就普通读者而言,名人信札真迹不能轻易见到;不过,这种遗憾可以通过影印的信札手迹得 以弥补。 从欣赏角度而言,谈信札,自然不可忽略其笺纸,在众多近现代的信札中,“荣宝斋”“十竹 斋”等老字号的笺纸不时能见到,而更多的是自制笺纸。笺纸有各种颜色,至清代,纸上又增饰 藻绘,举凡花…- 0
- 0
- 0
-
书法家整体素质和社会地位趋于”边缘化”
中国书法如果不能走出“高技能,低审美”的误区,就不可能摆脱被边缘化的境地,也不可能赢得未来。近日,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评委刘一闻从广西参加评选回来对记者发此感慨。 素质下降 地位边缘 “如今书法家的整体素质和社会地位趋于'边缘化’。”刘一闻说。 全国第十届书法展破天荒将在上海和广西设立两个展区展出。入选全国书法展人数之多寡,是每个地方书法界的脸面。上海这个中国近现代书法…- 0
- 0
- 0
-
郑晓华现代书法教育访谈录
主讲人:郑晓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采访人:宋涛(荣宝斋出版社编辑) 宋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国家文明的发展与开拓,教育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前不久,您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了《艺术院校能否培养出艺术大师》等系列文章,重新思考了当代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的艺术教育观点。针对当代书法的教育问题,首先请谈一谈传统的书法教育和现代书法教育有什么不同? 郑晓华:传统…-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