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亭画派代表人物,董其昌印章几种及斋号印研究,魏崴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富收藏。在书画理论方面主张“南北宗”,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其董派书风对当时及清初书坛有极大影响。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并以其…- 0
- 0
- 5
-
玺印源流,钱君匋叶潞渊合著,略叙鉨印的发展附各印家印选
本书上编用四篇文章略叙了鉨印的发展,从它的起源和历史沿革一直讲到明清的篆刻流派,下编则由古玺开始,由源及流,分篇介绍各个时期的各派各家,一直讲到齐白石为止。 对各印家的介绍,涉及到生平事略,师承关系,世随机应变风格等,并对选定的印作加以扼要的评析,因受篇幅限制,这种叙述只能非常粗略,对图版的选择,我们曾考虑以[真]、[精]、[不经见]为原则,是样因版面的限制,许多珍贵的印拓也只能割爱。 作者:钱君…- 0
- 0
- 4
-
清代吴让之篆刻作品欣赏
吴熙载(1799-1870),原名廷扬,字熙载,后以字行,改字让之。江苏仪征(今江苏扬州)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包世臣的入室弟子。善书画,尤精篆刻。少时即追摹秦汉印作,后直接取法邓石如,得其神髓,又综合自己的学识,发展完善了“邓派”篆刻艺术,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吴昌硕评曰:“让翁平生固服膺完白,而于秦汉印玺探讨极深,故刀法圆转,无纤曼之气,气象骏迈,质而不滞。余尝语人:学完白不…- 0
- 0
- 41
-
读懂篆刻,从图像与线条入手
在中国璀璨的历史文化中,篆刻可谓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仅拥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又在方寸之间衍生出丰富多样的形制与艺术表现方式。 其中,图像与线条成为特定的文化基因,在篆刻艺术中长久演变与流传,折射出中国汉字的特有属性在艺术领域中原始的推动力。 齐白石 风前月下清吟 图像与线条,看似简单的两个艺术元素,在篆刻艺术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优秀的图像与线条形式,能表现出极丰富的文化内涵。 据考古发现…- 0
- 0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