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骧谈书法“非对称性轴”
说到轴,都会联想到对称。然而也有例外,却是体现在最讲究结构章法的书法上。书法家爱新觉罗・启骧如是说,不由人不信。 日前,首都博物馆举办了“爱新觉罗・启骧、李味辛伉俪书画展”,不仅观者甚众,向启骧先生求教者亦络绎不绝。鉴于此,首博适时安排启骧作了两场书法讲座。现场气氛热烈,甬道内席地坐满了听众,远道赶来的烟台京剧团团长董翠娜、张学浩夫妇,京剧名家赵葆秀一度都站着听讲。 书法中有一个无形的轴,…- 0
- 0
- 0
-
中国书法备受争议的“流行书风”
关于认识中国书法备受争议的“流行书风” 题记:我对流行书风无话可说,但对人为倡导的“流行书风”存有异议。 一 从事理论工作,离不开演绎推理;在演绎推理中,我们常用到复合三段论。复合三段论是省略了一些前提或结论的几个三段论的结合。如果我们要从“流行书风”倡导者的言论中举出一个复合三段论的例子,那么,何应辉先生的下述语句便是: 任何艺术流派的成功,必须立足于一批真正的杰作。处于发展进程中的流行书风,既…- 0
- 0
- 0
-
2009年中国书法年度报告
2009年中国书法年度报告(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 撰写) 前 言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大庆之年。在共和国华诞的焰火中洋溢着书法点线的光彩,笔飞墨舞中凝结了书法人对祖国生日深深的祝福。 2009年,中国书法进入了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书法的传承与保护引发了人们更多的思考。书法创作中模拟跟风现象明显,围绕简帛书法的研究与创作等话题成为关注对象。各种展览活动…- 0
- 0
- 0
-
郑晓华现代书法教育访谈录
主讲人:郑晓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采访人:宋涛(荣宝斋出版社编辑) 宋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国家文明的发展与开拓,教育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前不久,您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了《艺术院校能否培养出艺术大师》等系列文章,重新思考了当代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的艺术教育观点。针对当代书法的教育问题,首先请谈一谈传统的书法教育和现代书法教育有什么不同? 郑晓华:传统…- 0
- 0
- 0
-
当代书法批评究竟“难”在那里?
当代书法批评究竟“难”在那里 在中国艺术的长廊里,书法以其历史悠久、名家辈出、涵蕴深厚、民族性鲜明而占有突出的位置,享有很高的声誉。一门成熟的艺术,既需要相应的艺术批评伴生共进,也绝不惧怕艺术批评中那些指短证拙的分析"揭疮疤"。这方面的例证俯拾皆是,无需再证。唯独当代中国书法是个例外。翻阅报刊杂志上"评说"当代书作和书家的长文短章,溢美之词在在皆是,…- 0
- 0
- 0
-
启骧谈书法“非对称性轴”
说到轴,都会联想到对称。然而也有例外,却是体现在最讲究结构章法的书法上。书法家爱新觉罗・启骧如是说,不由人不信。 日前,首都博物馆举办了“爱新觉罗・启骧、李味辛伉俪书画展”,不仅观者甚众,向启骧先生求教者亦络绎不绝。鉴于此,首博适时安排启骧作了两场书法讲座。现场气氛热烈,甬道内席地坐满了听众,远道赶来的烟台京剧团团长董翠娜、张学浩夫妇,京剧名家赵葆秀一度都站着听讲。 书法中有一个无形的轴,…- 0
- 0
- 0
-
郑晓华现代书法教育访谈录
主讲人:郑晓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采访人:宋涛(荣宝斋出版社编辑) 宋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国家文明的发展与开拓,教育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前不久,您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了《艺术院校能否培养出艺术大师》等系列文章,重新思考了当代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的艺术教育观点。针对当代书法的教育问题,首先请谈一谈传统的书法教育和现代书法教育有什么不同? 郑晓华:传统…- 0
- 0
- 0
-
论书法作品的层次与结构
我们经常会遇到书法爱好者及公众提出这样的问题:怎样欣赏书法(作品)?这既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普及性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性问题。新时期以来,我们书法美学、书法理论关于书法作品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迄今为止仍没有把书法作品理论当作一个分支学科来专门研究。没有系统的书法作品理论,如何令人信服地解答这个问题呢? 开展书法作品理论研究,首先会遇到如何理解书法作品的整体构成或结构的问题。上世纪文艺美…- 0
- 0
- 0
-
书法,中华文化的生命线–张公者对话余秋雨
书法,中华文化的生命线--张公者对话余秋雨之一 张公者:如何评定中国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余秋雨: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分两个属性,一个是工具属性,一个是精神属性。 所谓工具属性,小而言之,书法是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工具;大而言之,中国文化能够流传到今天,也是以书法作为工具,这条黑黑的墨痕其实是中华文化的生命线。 书法在中国文化上的精神属性,是中国文化人格最抽象的一种描绘方式。那些流动…- 0
- 0
- 0
-
论书法作品的层次与结构
我们经常会遇到书法爱好者及公众提出这样的问题:怎样欣赏书法(作品)?这既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普及性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性问题。新时期以来,我们书法美学、书法理论关于书法作品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迄今为止仍没有把书法作品理论当作一个分支学科来专门研究。没有系统的书法作品理论,如何令人信服地解答这个问题呢? 开展书法作品理论研究,首先会遇到如何理解书法作品的整体构成或结构的问题。上世纪文艺美…- 0
- 0
- 0
-
书法培训授课讲稿:石鼓文
一 石鼓文分析 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石上的篆书,故得名。鼓的直径约二尺,文字刻于石鼓中间部分,其文内容为四言韵文,记述秦国君游猎之事,故又名“猎碣”。直至唐初,石鼓一直被委弃于陕西陈仓之野(今陕西凤翔一带),故有“陈仓石鼓”之称,又因其地在岐山之阳,又称“岐阳石鼓”。自唐发现后数经迁徙,现存故宫博物院,其中第九鼓已文字全无,其他诸石的文字也漫漶磨灭严重。石鼓文所刻书体在…- 0
- 0
- 0
-
天价是如何“上天”的?亲历者:3步“推”出天价
3月17日,原本决定参加“2010年四川艺术品春拍”的收藏家刘义(化名),最终决定放弃。他告诉记者,就在前不久的一次拍卖会上,他连续4次举牌都没拍下一幅张大千的山水画,究其原因是遭遇了行业“推手”:竞拍价是50万元,追到90万元也没能拍下,拍卖公司雇用的职业“推手”频频举牌,把价格推高了。 如此遭遇,刘义不止亲历而且曾经当过“推手”。他告诉记者,拍卖会上的“天价”拍品不少是他们与买家玩…- 0
- 0
- 0
-
书法培训授课讲稿:石鼓文
一 石鼓文分析 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石上的篆书,故得名。鼓的直径约二尺,文字刻于石鼓中间部分,其文内容为四言韵文,记述秦国君游猎之事,故又名“猎碣”。直至唐初,石鼓一直被委弃于陕西陈仓之野(今陕西凤翔一带),故有“陈仓石鼓”之称,又因其地在岐山之阳,又称“岐阳石鼓”。自唐发现后数经迁徙,现存故宫博物院,其中第九鼓已文字全无,其他诸石的文字也漫漶磨灭严重。石鼓文所刻书体在…-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