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书法字典
  • 碑帖
    • 合集下载
    • VIP精选
    • 书法名家
  • 字帖库
  • 印谱/篆刻
  • 书苑
    • 美学鉴赏
    • 理论技法
    • 古文字
    • 金文甲骨文
    • 绝对楹联
  • ···
    • 书友会
    • 论道
    • 应用书法
    • 青林轩
文章
文章用户帮助每日论道书友会

{{userData.name}}已认证

文章

评论

关注

粉丝

¥{{role.user_data.money}}
{{role.user_data.credit}}
您已完成今天任务的
  • 私信列表所有往来私信

  • 财富管理余额、积分管理

  • 推广中心推广有奖励

    NEW
  • 任务中心每日任务

    NEW
  • 成为会员购买付费会员

  • 认证服务申请认证

    NEW
  • 小黑屋关进小黑屋的人

    NEW
  • 我的订单查看我的订单

  • 我的设置编辑个人资料

  • 进入后台管理

全部标签

观点

最新随机最多浏览最多喜欢最多评论
  • 书法的原教旨者柳曾符

    书法的原教旨者柳曾符

    什么是书法家?时下约定俗成的界定好像是这样的:在书法家协会这类准官方组织中有显赫的位子,各种展览中不做评委就获大奖,经常在书法类专业杂志和其他媒体上出现姓名及其作品,凡有人求字必须出多少钱一平方尺,拍卖会上不断刷新他作品价格的纪录,身边有一大帮学生,学生的作品集和书房纷纷请他题名、题写、题字……      我的老师、年逾古稀的柳曾符教授,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大学执教多年的是这样两门课程:中国文字学和书…
    理论技法
    • 0
    • 0
    • 0
    shufatupushufatupu23年3月24日
  • 欧阳中石的启示

    欧阳中石的启示

    呆子启:《欧阳中石的启示》一文本是我去年为〈书法〉杂志写的专栏文章,本拟在2009年第11期发表,后因故未发,所以专栏间断一期。本打算有机会另找刊物发表,却赶上林岫质疑欧阳中石文章正在网上热议,索性凑个热闹,在网上发一下算了。本人心理素质基本过硬,欢迎各位马甲、匿名攻击、批判,有觉得不过瘾的,也请你体谅,给报刊投稿,是不能象在网上那样胡说八道的。 以欧阳中石先生为话题,源于几天前的一次聚会。那次聚…
    理论技法
    • 0
    • 0
    • 0
    shufatupushufatupu22年6月30日
  • 书画作品用印谈

    书画作品用印谈

    在我国,书法绘画作者作品完成之后,都要或多或少在作品上钤盖几枚印章,尤其是近代书画家,几乎人人都有不少印章。在人们心目中,甚至已到无章不成书,无章不成画的地步了。小小印章,尤其是闲文印,虽是方寸之地,但往往成了书画作者们施展艺术才华的广阔天地,通过用印,作者不仅可以表达艺术观点,展示襟怀,道出身世,记时记事,还可以调整字画作品的结构,增强结构感,给作品平添意趣。    书画作品用印应注意以下问题:…
    理论技法
    • 0
    • 0
    • 0
    shufatupushufatupu23年3月24日
  • 启骧谈书法“非对称性轴”

    启骧谈书法“非对称性轴”

    说到轴,都会联想到对称。然而也有例外,却是体现在最讲究结构章法的书法上。书法家爱新觉罗・启骧如是说,不由人不信。   日前,首都博物馆举办了“爱新觉罗・启骧、李味辛伉俪书画展”,不仅观者甚众,向启骧先生求教者亦络绎不绝。鉴于此,首博适时安排启骧作了两场书法讲座。现场气氛热烈,甬道内席地坐满了听众,远道赶来的烟台京剧团团长董翠娜、张学浩夫妇,京剧名家赵葆秀一度都站着听讲。   书法中有一个无形的轴,…
    理论技法
    • 0
    • 0
    • 0
    shufatupushufatupu22年6月30日
  • 中国艺术的基本精神

    中国艺术的基本精神

    中国艺术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传统和精神,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最珍贵的遗产之一。它从世界艺术中吸取有益的东西,同时又给世界艺术以影响,为西方艺术家所推崇。看一看世界上一些著名的艺术大师的作品,以及他们和探险家们的论述就十分清楚了。毕加索、马蒂斯从非洲的原始艺术中获得灵感,却从中国文人画中吸取了线条的营养。罗丹的大弟子普落特尔,他家的会客室里陈列着中国北魏时期的两个…
    理论技法
    • 0
    • 0
    • 2
    shufatupushufatupu22年6月30日
  • 印章的起源拾贝

    印章的起源拾贝

    使用印章作为信物,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历史。可是,印章的使用究竟始于何时呢?因史无明证,后世遂产生种种猜测。  一、春秋战国说。马衡在其著作《谈刻印》:“凡将斋金石丛稿》)中指出,鉴于《周礼》、《礼记》、《左传》、《吕氏春秋》、《战国策》、《韩非子》等古代典籍记载和出土的古印实物,认为印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他说:“稽之载籍,征之实物,大抵皆周金,且为晚周之物,夏商无闻焉。”又云:“古印之起源,约当春…
    理论技法
    • 0
    • 0
    • 0
    shufatupushufatupu22年6月30日
  • 白蕉书法十讲

    白蕉书法十讲

    白焦(1907-1969),原姓何,名馥,号旭初上海松江人。曾在上海美专任教,上海中国画院画师,秘书室副主任,善书法,画兰草。        出身于书香门第,才情横溢,为海上才子,诗书画印皆允称一代,但生性散澹自然,不慕名利。诗论亦富创见,诗名蛮声文坛,写兰尤享盛誉。书法宗王羲之、献之父子,始从唐欧阳询入手。行草笔势洒脱,小楷特能,多参钟繇法,大字俊逸伟岸,亦具风致。工写兰,无师承。所作秀逸有姿。…
    理论技法
    • 0
    • 0
    • 0
    shufatupushufatupu22年6月30日
  • 读书和书家的文化修养

    读书和书家的文化修养

    文气   诗意   书境 文气的不足和诗意的失落已是时下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书坛有识之士早已达成的共识。当人们走进现代化的书法展厅,面对琳琅满目、几百上千的书法作品,却很难找到几件富有文气、诗意而书境颇高、耐人寻味的突出作品。什么是“文气”?所谓“文气”,就是指文人气息,也可以说是浓郁的书卷气,一种由多年的读书作学生涯磨练造就的文化人的精神气格;什么是“诗意”?就是指诗情画意,是高度凝练而蕴含丰富…
    理论技法
    • 0
    • 0
    • 0
    shufatupushufatupu23年3月24日
  • 读书和书家的文化修养

    读书和书家的文化修养

    文气   诗意   书境 文气的不足和诗意的失落已是时下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书坛有识之士早已达成的共识。当人们走进现代化的书法展厅,面对琳琅满目、几百上千的书法作品,却很难找到几件富有文气、诗意而书境颇高、耐人寻味的突出作品。什么是“文气”?所谓“文气”,就是指文人气息,也可以说是浓郁的书卷气,一种由多年的读书作学生涯磨练造就的文化人的精神气格;什么是“诗意”?就是指诗情画意,是高度凝练而蕴含丰富…
    理论技法
    • 0
    • 0
    • 0
    shufatupushufatupu22年6月30日
  • 2009年中国书法年度报告

    2009年中国书法年度报告

    2009年中国书法年度报告(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 撰写) 前 言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大庆之年。在共和国华诞的焰火中洋溢着书法点线的光彩,笔飞墨舞中凝结了书法人对祖国生日深深的祝福。   2009年,中国书法进入了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书法的传承与保护引发了人们更多的思考。书法创作中模拟跟风现象明显,围绕简帛书法的研究与创作等话题成为关注对象。各种展览活动…
    理论技法
    • 0
    • 0
    • 0
    shufatupushufatupu23年3月24日
  • 书法与中国哲学

    书法与中国哲学

    面对信斯女神—书法与中国哲学(上)。 近年来很多国内外书法界的朋友,非常担心,传承了三千年的书法艺术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没落。他们认为,纵观历史,书法文化艺术所遭遇的严峻挑战,无逾于今日者。数千年来,书法在中国的社会生存中地位显赫。许多位帝王的躬行实践和大力的提倡,士大夫的作为安身立命的首要技艺,以及全社会高度一致的认同趋向,使书法文化的传承从未遇到过大的危机。而今天则不同了,在当今的现代社会里…
    理论技法
    • 0
    • 0
    • 0
    shufatupushufatupu22年6月30日
  • 印章的起源拾贝

    印章的起源拾贝

    使用印章作为信物,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历史。可是,印章的使用究竟始于何时呢?因史无明证,后世遂产生种种猜测。  一、春秋战国说。马衡在其著作《谈刻印》:“凡将斋金石丛稿》)中指出,鉴于《周礼》、《礼记》、《左传》、《吕氏春秋》、《战国策》、《韩非子》等古代典籍记载和出土的古印实物,认为印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他说:“稽之载籍,征之实物,大抵皆周金,且为晚周之物,夏商无闻焉。”又云:“古印之起源,约当春…
    理论技法
    • 0
    • 0
    • 0
    shufatupushufatupu23年3月24日
  • 2009年中国书法年度报告

    2009年中国书法年度报告

    2009年中国书法年度报告(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 撰写) 前 言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大庆之年。在共和国华诞的焰火中洋溢着书法点线的光彩,笔飞墨舞中凝结了书法人对祖国生日深深的祝福。   2009年,中国书法进入了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书法的传承与保护引发了人们更多的思考。书法创作中模拟跟风现象明显,围绕简帛书法的研究与创作等话题成为关注对象。各种展览活动…
    理论技法
    • 0
    • 0
    • 0
    shufatupushufatupu22年6月30日
  • 中国书法备受争议的“流行书风”

    中国书法备受争议的“流行书风”

    关于认识中国书法备受争议的“流行书风” 题记:我对流行书风无话可说,但对人为倡导的“流行书风”存有异议。 一 从事理论工作,离不开演绎推理;在演绎推理中,我们常用到复合三段论。复合三段论是省略了一些前提或结论的几个三段论的结合。如果我们要从“流行书风”倡导者的言论中举出一个复合三段论的例子,那么,何应辉先生的下述语句便是: 任何艺术流派的成功,必须立足于一批真正的杰作。处于发展进程中的流行书风,既…
    理论技法
    • 0
    • 0
    • 0
    shufatupushufatupu22年6月30日
  • 中国艺术的基本精神

    中国艺术的基本精神

    中国艺术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传统和精神,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最珍贵的遗产之一。它从世界艺术中吸取有益的东西,同时又给世界艺术以影响,为西方艺术家所推崇。看一看世界上一些著名的艺术大师的作品,以及他们和探险家们的论述就十分清楚了。毕加索、马蒂斯从非洲的原始艺术中获得灵感,却从中国文人画中吸取了线条的营养。罗丹的大弟子普落特尔,他家的会客室里陈列着中国北魏时期的两个…
    理论技法
    • 0
    • 0
    • 0
    shufatupushufatupu23年3月24日
  • 书法与中国哲学

    书法与中国哲学

    面对信斯女神—书法与中国哲学(上)。 近年来很多国内外书法界的朋友,非常担心,传承了三千年的书法艺术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没落。他们认为,纵观历史,书法文化艺术所遭遇的严峻挑战,无逾于今日者。数千年来,书法在中国的社会生存中地位显赫。许多位帝王的躬行实践和大力的提倡,士大夫的作为安身立命的首要技艺,以及全社会高度一致的认同趋向,使书法文化的传承从未遇到过大的危机。而今天则不同了,在当今的现代社会里…
    理论技法
    • 0
    • 0
    • 0
    shufatupushufatupu23年3月24日
  • 论书法作品的层次与结构

    论书法作品的层次与结构

    我们经常会遇到书法爱好者及公众提出这样的问题:怎样欣赏书法(作品)?这既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普及性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性问题。新时期以来,我们书法美学、书法理论关于书法作品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迄今为止仍没有把书法作品理论当作一个分支学科来专门研究。没有系统的书法作品理论,如何令人信服地解答这个问题呢? 开展书法作品理论研究,首先会遇到如何理解书法作品的整体构成或结构的问题。上世纪文艺美…
    理论技法
    • 0
    • 0
    • 0
    shufatupushufatupu23年3月24日
  • 书法,中华文化的生命线–张公者对话余秋雨

    书法,中华文化的生命线–张公者对话余秋雨

    书法,中华文化的生命线--张公者对话余秋雨之一 张公者:如何评定中国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余秋雨: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分两个属性,一个是工具属性,一个是精神属性。   所谓工具属性,小而言之,书法是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工具;大而言之,中国文化能够流传到今天,也是以书法作为工具,这条黑黑的墨痕其实是中华文化的生命线。   书法在中国文化上的精神属性,是中国文化人格最抽象的一种描绘方式。那些流动…
    理论技法
    • 0
    • 0
    • 0
    shufatupushufatupu22年6月30日
  • 宿墨的制作和用法

    宿墨的制作和用法

    宿墨在墨韵的表现上十分的丰富,能写出“活”的味道,并且能生出一种旧气,能达到线条质感强,能有效达到水墨分离的效果。 一、宿墨的制作方法     1、宿墨的制作可以用一得阁自己制作,方法是先把一得阁煮一下,煮至黏糊状,有时候会看到盆底沉胶糊了,不要紧,这是把一得阁中胶的成分给破坏了,这是第一步。然后把墨谅干,干了再泡开,如此反复几次更好用。写的时候先蘸水,后蘸墨,墨和水的层次便会显现出来。用有颗粒的…
    理论技法
    • 0
    • 0
    • 0
    shufatupushufatupu23年3月24日
  • 天价是如何“上天”的?亲历者:3步“推”出天价

    天价是如何“上天”的?亲历者:3步“推”出天价

    3月17日,原本决定参加“2010年四川艺术品春拍”的收藏家刘义(化名),最终决定放弃。他告诉记者,就在前不久的一次拍卖会上,他连续4次举牌都没拍下一幅张大千的山水画,究其原因是遭遇了行业“推手”:竞拍价是50万元,追到90万元也没能拍下,拍卖公司雇用的职业“推手”频频举牌,把价格推高了。       如此遭遇,刘义不止亲历而且曾经当过“推手”。他告诉记者,拍卖会上的“天价”拍品不少是他们与买家玩…
    理论技法
    • 0
    • 0
    • 0
    shufatupushufatupu23年3月24日
  • 书画作品用印谈

    书画作品用印谈

    在我国,书法绘画作者作品完成之后,都要或多或少在作品上钤盖几枚印章,尤其是近代书画家,几乎人人都有不少印章。在人们心目中,甚至已到无章不成书,无章不成画的地步了。小小印章,尤其是闲文印,虽是方寸之地,但往往成了书画作者们施展艺术才华的广阔天地,通过用印,作者不仅可以表达艺术观点,展示襟怀,道出身世,记时记事,还可以调整字画作品的结构,增强结构感,给作品平添意趣。    书画作品用印应注意以下问题:…
    理论技法
    • 0
    • 0
    • 0
    shufatupushufatupu22年6月30日
  • 郑晓华现代书法教育访谈录

    郑晓华现代书法教育访谈录

    主讲人:郑晓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采访人:宋涛(荣宝斋出版社编辑) 宋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国家文明的发展与开拓,教育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前不久,您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了《艺术院校能否培养出艺术大师》等系列文章,重新思考了当代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的艺术教育观点。针对当代书法的教育问题,首先请谈一谈传统的书法教育和现代书法教育有什么不同?   郑晓华:传统…
    理论技法
    • 0
    • 0
    • 0
    shufatupushufatupu22年6月30日
  • 书法哲学之境界

    书法哲学之境界

      最近,读了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卞云的新作《书法哲学》,对其人其书又有了新的认识。《书法哲学》是一本书法起源与发展及各类字体规律与变化的论述性书籍,在中国书法起源与发展领域中阐述书法与哲学关系方面比较完整、比较独特的书籍。   该书创造性提出了我们最熟悉的书法艺术同样也是最说不清楚的陌生艺术的观点。中国书法艺术异彩纷呈,有着无限表现的形态,让我们探赜索隐;有道不尽的意韵,教人们钩深致远。《书法哲…
    理论技法
    • 0
    • 0
    • 0
    shufatupushufatupu23年3月24日
  • 书法,中华文化的生命线–张公者对话余秋雨

    书法,中华文化的生命线–张公者对话余秋雨

    书法,中华文化的生命线--张公者对话余秋雨之一 张公者:如何评定中国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余秋雨: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分两个属性,一个是工具属性,一个是精神属性。   所谓工具属性,小而言之,书法是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工具;大而言之,中国文化能够流传到今天,也是以书法作为工具,这条黑黑的墨痕其实是中华文化的生命线。   书法在中国文化上的精神属性,是中国文化人格最抽象的一种描绘方式。那些流动…
    理论技法
    • 0
    • 0
    • 0
    shufatupushufatupu23年3月24日

关于我们

书法图谱- 书法数据库,书法资料网,书法经典书籍、音视频等资源在线下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由公共网络整理而来,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若有纠纷或资料侵权,请联系删除。

Email : services@shufatupu.cn

关于我们

  • 网站介绍

    关于书法图谱网的介绍

  • 查阅指南

    本站用户使用文档

  • 建议提交

    提交你的建议或意见

  • 联系站长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

  • 图谱索引

    本站图谱明目索引

书法矩阵

  • 加入图谱同步

    实时获取完整更新书法文件

  • 资料打包下载

    分类文件打包无需单个下载

  • 书法资料目录

    书法图谱资料索引目录

  • 书友会

    书法艺术共享探讨圈子

  • 每日论道

    书法相关集合理论知识论点

  • 诗词图谱

    古诗词诗人名家大全

  • 集字大全

    中国书法应用集字名目

APP下载

Copyright © 2025 书法图谱
・粤ICP备2021169893号
查询 81 次,耗时 2.3810 秒
首页专题认证
搜索菜单我的